“灵芝丹参”不宜简称“灵丹”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保健食品命名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要求保健食品名称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
《指南》提到,保健食品名称命名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遵循一品一名;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便于消费者识别记忆。
原料名称应与国家标准内容一致
《指南》明确了保健食品名称中通用名申报与审评要求:通用名应以产品原料名称来命名。原料名称应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一致;没有国家标准的,应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规定的内容一致,如“田七”应规范为“三七”。
通用名以原料简称命名的,其简称不能产生歧义、误导,或组合成违反其他命名规定的含义,如灵芝、丹参,不宜简称为“灵丹”。
保健食品原料为单一原料的,应以原料名称或原料名称简称为通用名。
保健食品为多种原料复配的,应以主要原料的名称或简称作为通用名,原则上不宜超过三种原料。主要原料应结合产品配方依据、各原料功效主次、用量高低等因素确定,并提供相应说明及依据。复配产品不得以单一原料作为通用名。
以原料或原料简称以外的表明产品特性的文字作为通用名或通用名部分的,应结合原料标准、生产工艺、品牌定位等提供通用名能够表明产品主要原料等特性的说明及依据,如灵芝孢子粉经过破壁工艺,可用“破壁灵芝孢子粉”命名。
营养素补充剂不得以部分维生素为通用名
已获得批准证书的保健食品,其产品名称除不符合本条款规定外,符合本指南其他相关规定的,申请人可提出充分合理的理由申请保留原产品名称。不申请保留原产品名称或申请更名的,应该符合本指南规定。允许在重新确定的产品名称后括号内标注原产品名称,并使用至下一个有效期结束。
保健食品中原料系对来源于动植物的全部或部分物质采用特殊工艺纯化提取(如纯化、代谢、发酵、结构修饰等)致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不得以该物质来源的动植物名称命名,如“大豆异黄酮”不宜以“大豆”命名。
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则应以全部维生素或矿物质等营养素原料为通用名,不得以产品配方中部分维生素或者矿物质为通用名。含有三种及以上维生素和/或矿物质的,可命名为“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或“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
同一企业同配方与同名称仅可申报一次
《指南》还明确了保健食品名称中属性名申报与审评要求:属性名有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属性名命名;无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属常见口服药品剂型的,按《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规定的属性名命名。
此外,同一配方与同一名称申报与审评要求为:同一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注册或者备案不同名称的保健食品;不得使用同一名称注册或者备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名称特殊标注的申报与审评要求为:标注的必要特性应有充足的依据。需要标注以区分必要特性的,应在属性名后加括号规范标注。如产品配方中使用香精,可标注对应的口味。使用多个香精的,产品名称选择口味时,仅可选择其中一种主要香精对应的口味,如××牌××片(菠萝味)。针对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如果标注特定人群(如年龄段)的,应与适宜人群保持一致,但不得标注与表述产品功能相关的词语,如××牌××片(7-10岁)。
文/本报记者蔺丽爽
《保健食品命名指南(2019年版)
明确保健食品商标名、通用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虚假、夸大或绝对化的词语
·庸俗或者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明示或暗示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词语
·地名词语
·人名、特定人群等词语
·人体组织、细胞等词语
·与产品特性没有关联,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及地方方言
·保健功能名称或与表述产品保健功能相关(近似、谐音、暗示、形似等)的文字
·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等
购标无忧,安心交易
大平台有保障,21年专注商标交易
优质标源,海量优选
海量优质资源,专家顾问把关
快捷交易,售后无忧
专业品质服务,快速交易保障
1V1专业服务
专家级顾问1V1专享服务
专注知产服务20年
专业品质,服务有保障,售后无忧
中国商标代理十强
国知局官方备案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业务辐射全国300个城市
上海总部,布局全国十五家直营公司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政策补贴
专注知产服务20年
专业品质,服务有保障,售后无忧
中国商标代理十强
国知局官方备案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业务辐射全国300个城市
上海总部,布局全国十五家直营公司